青海民族大學-歷史沿革
一部校園簡史,浸染了數(shù)代人的奮斗心血,
譜寫了躬耕不輟、薪火相傳的贊歌,
傳承一段不朽的歷史,開啟一個嶄新的時代。

校史,見證著一所學校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它記錄著學校的光輝歷程,也傳承著學校的文化底蘊。讓我們銘記過去,珍惜現(xiàn)在,更加努力地開創(chuàng)未來。向著理想,向著遠方,我們一路同行。

歷史沿革(概):學校創(chuàng)建于1949年12月。1956年9月,經(jīng)國務院正式定名為青海民族學院。1979年招收藏語言文學、民族史專業(yè)碩士研究生。1981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quán)。2009年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2018年獲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博士學位授權(quán)單位和民族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quán)。
1949
12月12日
青海民族大學的前身——青海省青年干部訓練班成立,成為新中國第一所民族高校和青藏高原第一所高校。
1950
4月
青海省青年干部訓練班更名為青海省人民公學。
9月
青海省人民公學更名為青海民族公學。
1956
9月
經(jīng)國務院批準正式定名為青海民族學院。
1962
10月
青海師范學院、青海畜牧獸醫(yī)學院和青海醫(yī)學院并入青海民族學院。
1979
5月
招收第一屆藏緬語族語言文學研究生。
1981
1月
國務院批準青海民族學院為首批授予碩士學位單位。
1993
1月8日
青海民族學院獲得外國留學生學歷培養(yǎng)權(quán)和學位授予權(quán),開始對外招生。
2001
1月
青海師范高等??茖W校并入青海民族學院。
11月
學校被確定為全國大學生素質(zhì)拓展試點單位。
2005
2月
學?!恫刈骞诺湮膶W》課程獲教育部2004年國家精品課程。
5月
西寧鐵路司機學校并入青海民族學院。
2006
11月
藏學院旦正教授獲國家級名師稱號。
2007
12月
青海民族大學關(guān)工委獲全國先進集體稱號。
2008
3月
學校13部古籍入選首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10月
“藏語言文學教學團隊”獲2008年國家級教學團隊稱號。
2009
3月
經(jīng)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青海民族大學。
6月
學校7部古籍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2011
3月
青海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民委簽訂協(xié)議共建青海民族大學。
9月
教育部確定天津大學對口支援青海民族大學。逐步形成以天津大學為組長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廈門大學共同參與的團隊式幫扶格局。
2013
5月
學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A能力建設工程”項目高校。
9月
通信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關(guān)工委獲全國五好基層關(guān)工委先進集體稱號。
12月
“藏族文學史——吐蕃文學”精品視頻公開課在教育部“愛課程”上線。
2014
9月
教育部特批我校與天津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首次招收6名博士生并啟動博士學位教育。
2016
10月
學?!恫刈骞诺湮膶W》《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課程成為第一批“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12月
獲批全國第四批民族團結(jié)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高校稱號。
2017
8月
王靜康院士工作站在青海民族大學掛牌成立。
2018
10月
獲批博士授權(quán)單位和民族學博士一級學科博士點。
2019
9月
舉行建校70周年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會
2020
9月
與東華理工大學共同承辦孔子學院,實現(xiàn)青海省孔子學院建設零的突破
2021
11月
學校與波蘭波茲南生命科學大學合作舉辦的土地資源管理本科教育項目獲教育部立項
11月
獲得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jié)進步創(chuàng)建活動示范單位”
2022
6月
學校全面啟動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典范單位建設工作,推進“五大工程”,落實“十件大事”
8月
高質(zhì)量組織對口支援十周年系列活動,聘任吳天一院士為我校“首席科學家”“雙聘院士”“終身教授”
2023
11月
獲批民族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2024
舉行慶祝建校75周年系列活動獲批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學位授權(quán)一級學科迎接新一輪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
「 大學志 」轉(zhuǎn)載于院校官網(wǎng)
2025年9月7日